打印页面

首页 > 兴安在线地方频道阿尔山市 “愿望名单”逐一清 帮扶路上展初心

“愿望名单”逐一清 帮扶路上展初心

胡日查 吴迪 高敏娜 李雪

QQ截图20170904090913

白狼镇“动物寄养”模式

QQ截图20170904090938

天池镇杜拉尔村贫困户朱峰一家搬进新楼房

今年43岁的王俊是阿尔山市五岔沟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以前,他们全家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土房子里,靠他打零工供两个孩子上学,还要赡养两位患重病的老人。那段贫穷艰苦的日子,让王俊苦不堪言。

自从以驻村书记吴青松、市级帮扶人吴双全、镇级帮扶人张宝亮为首的扶贫工作队来到他家后,生活救助、住房保障、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一项项扶贫政策先后在这个家庭全方位落实,他们家的“愿望名单”也逐一被清空:

依靠政府给予贫困户3万元的借款发展产业,王俊建了一个180平方米的猪圈,养了56头猪,8月末9月初出栏10多头,预计到年底净赚三四万元没问题。根据产业奖补扶贫政策,王俊养猪效益可观,年终他还能得到6000元的产业发展奖励资金。

除此之外,让他开心的还有,市里出台教育扶贫政策后,他的大儿子享受到了高中补贴3000元,上幼儿园的小儿子享受了学前补贴200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更让王俊惊喜的是,在五岔沟镇棚户区改造中,他家的破旧危房换来了一个90平方米的楼房和10余万元的现金,再过几天就可以住进去了。王俊激动地说:“政府帮助我们太多了,现在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下次你们再来的时候,我的生活一定还会变得更好。”

王俊一家人的生活变迁,是阿尔山市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来,全市5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2016年以来,阿尔山市各级领导干部立下愚公移山志,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编好“三张网”、驾好“两挂车”,做实政策兜底、做强产业支撑、健全制度保障,对因学、因病和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困难群众,通过政策多头叠加、项目多方捆绑、产业多重覆盖等举措,坚决打赢这场战役。

贫困户看病不再愁

“政府的健康扶贫政策,不仅让我能接受治疗,更给了我好好活下去的勇气,重新点燃了全家人生活的希望。”7月28日,曾经饱受病痛折磨的阿尔山市天池镇伊尔施村贫困户梁宪平告诉我们,在健康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不仅他看得起病了,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梁宪平长期患有严重的尿毒症,近两年治病让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为了节省开支,他到医药超市买来紫外线消毒车、保温箱、药等在家进行腹透,勉强维持治疗。在他们一家因病陷入生活低谷之时,2016年,阿尔山市政府针对贫困户出台的健康扶贫政策,使他们从沉重的治疗费包袱中解脱了出来。今年4月份,梁宪平由于病情恶化住院治疗,在兴安盟医院救治期间共花去医疗费用4900元,经过“一站式”结算程序,出院时个人仅支付1000多元,大大减轻了他的医疗负担。

据阿尔山市副市长王晓欢介绍,在阿尔山市建档立卡的582户、1352人贫困群体中,50%因病致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这部分人群已经成为阿尔山市脱贫攻坚战役中最难啃的骨头。

为此,阿尔山市在不折不扣落实我盟采取的5道保险模式之外,将我盟出台的26个门诊慢性病增加至38种,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

“我们在基层走访时,发现很多贫困户以前得了大病陷入绝望,现在健康扶贫让他们看到了希望。”阿尔山市扶贫办主任白秀梅如释重负地说。

贫困学子上学不再难

为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阿尔山市根据盟委、行署下发的《关于印发兴安盟教育扶贫政策措施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出台了《阿尔山市教育扶贫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其中学前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小学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高中每人每年补贴3000元,大学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建档立卡家庭初中、高中毕业生不能考入高中或者大学的子女,免费进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学习,每人每年助学金补助1万元,实现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帮扶的无缝对接,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一个家庭因学返贫。

今年,白狼镇林俗村贫困户耿立红的女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有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兜底,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不再因高额的学费陷入困境,让这个贫穷的家庭有了奔头。

2017年,明水河镇蛤蟆沟村新建了一所幼儿园,这个村的孩子们不出村就能接受幼儿园教育,减轻了村民教子育女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发展生产。

困难家庭生活有保障

五岔沟镇贫困户王淑生以前靠洗餐具维持生活,今年不幸患上脑血栓,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让王淑生家庭走出困境,镇政府通过“低保兜底”的各项惠民政策让王淑生家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他们不再为吃穿苦恼了。

为了让困难家庭得到生活保障,阿尔山市不断织密生活救助网,将666名符合规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51.33%),为他们构筑了双重保障防线。

脱贫攻坚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财政贫困县阿尔山市把脱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比在70%以上,今年财政预算安排5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是上一年度预算的5倍。

政策兜底安居又乐业

政策兜底保障,仅仅是精准脱贫的一道保障防线,安居乐业才能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此,阿尔山深入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驾好住房保障、产业扶贫“两挂车”,力争让贫困户摆脱贫困,安居更乐业。

过去,阿尔山市许多贫困户长期处于无房住、住危房的困境。为了实现有房住、住得好、能致富,阿尔山市将270户、5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采取新建、回购和改建幸福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给予全部安置。

走进白狼镇幸福院小区,一排排整齐的房子让人眼前一亮。据幸福院负责人、白狼镇副镇长单玉国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有28户、43人入住幸福院。今年65岁的刘秀成是白狼镇林俗村的贫困户,平时靠采山野菜维持生计,对于年迈的他和老伴来说,房租是巨大的经济负担,是幸福院给了他们一个温馨的家。

“在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后,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帮助贫困户增收,下大力气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上。”盟委委员、阿尔山市委书记高长胜说,“贫困户需要的不仅是房和屋,更需要一份能提高自己生活水平、改变自身命运的产业。”

在产业项目精准施策中,阿尔山市始终牵住贫困户致贫原因的“牛鼻子”,在推广“菜单式”扶贫中,根据贫困户的身板“量体裁衣”。

为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发展,今年阿尔山市以“先建后借,建成奖补”的方式给予贫困户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和奖励资金,最高每户可以享受配比3万元的信贷借款用于发展产业,对于产业发展好,并形成稳定收益的每户最高给6000元的奖励,如此三年。

产业奖补机制的建立,空前激发了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热情,已经有3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1432万元产业扶持资金,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和旅游产业,实现了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可喜转变。 

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产业扶贫借款资金真是及时雨,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在房前屋后种植树苗和养几头猪增加收入。”明水河镇西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白音那木拉激动地说。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劳动能力有限或者无劳动能力群体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阿尔山市借助金融富农贷款入股享红利,解决了无劳动力贫困户增收脱贫难题。

具体实施中,阿尔山市鼓励贫困户以5万元贷款作为本金加入有责任感和诚信度高的企业或者合作社,企业享受财政扶贫担保金贴息5%政策,每年按贷款本金8%用于贫困户保底分红,实现了贫困户入股稳定分红增收。仅去年,已经有3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以5万元金融富农贷款入股各类企业,每户获得4000元的分红。 

五岔沟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何忠良独自生活,近年来由于没有固定收入,老年病又频频缠身。在他感到无助的时候,帮扶干部积极帮助其办理产业扶持贷款,把一部分贷款用于增置树苗浇灌设备,另一部分贷款帮助其入股到伊尔施友邦超市进行分红,保障后续产业的资金持续供给。

以创业就业为带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更多发展机会。目前,已经为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了护林员岗位,每人每年增收1万元。为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增收1.8万元。此外,还帮助14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在矿泉水公司、旅游企业、公路收费站等岗位实现稳定就业。

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2017年,阿尔山市将符合条件的109户、207人纳入边缘贫困户,彻底帮助游离在贫困边缘的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对此,盟委委员、阿尔山市委书记高长胜说:“阿尔山的脱贫攻坚工作不是简单地按照贫困旗县退出标准而脱贫,而是以高标准的产业发展程度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来检验和衡量。因此,要通过建立健全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在尽快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相对困难群体的生计问题,让全体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走向富裕。”

文章来源:http://www.xingandaily.cn/2017/0904/300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