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兴安在线新闻频道区内新闻 乡村振兴战略,内蒙古如何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内蒙古如何实施?

【亮丽内蒙古奋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内蒙古如何实施?

我区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目前,全区尚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农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业经营性收入,农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产业主要依存于农牧业资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全面激活农村牧区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关系广大农牧民的福祉,关系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现代化的质量,更关系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边疆巩固、边境安全。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内蒙古怎么干?

做强产业,激发农村牧区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不能只有一处处漂亮的空房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觉得首先要从产业振兴入手,重视农牧业产业发展,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村民陈雷的话道出了不少农牧民的心声。

陈雷说,这两年,村里组建了赤峰宏都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引领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目前,党参、桔梗、沙参、柴胡、防风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亩,种植中药材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千亩荒滩变成财源滚滚的“绿色银行”。今年元宵节过后,陈雷决定不再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家里创业。

“2018年,嘎查将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继续发展合作社经济,积极开发畜牧产品,让我们的特产走出家乡,走向全国。”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说。

从2013年吴云波组建成立合作社起,目前合作社总资产已经达到3400万元,带动37户贫困户稳定脱贫。2017年,合作社共出栏加工销售肉牛760头,总销售额968万元,净收入245万元,分红总额92.5万元,最多的一户分红8万元。吴云波说,他将继续带领农牧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农牧区合作社等经营模式,让全体农牧民共享新时代的发展成果,让大家的日子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对自治区来说,就是农牧业的充分发展。因此,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盖志毅说,各地要抓住这一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牧业。同时,还要抓好品牌建设,编制好品牌发展计划。建立产品全程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农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农牧民和企业,如何联结他们?相关专家建议,要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联动、行业自律、企业引导、专业合作、农牧民全程参与的高端农牧业发展体系。

这一观点得到了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赵永华的认同。“只有产业兴旺了,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挥出来了,乡村才可能真正振兴,农牧民才能够真正富裕起来。”赵永华说,2017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平稳运行,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52亿元,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例达到47%,比2013年提高17个百分点。各地要科学合理使用好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专项资金,采取旗县试点示范、“以奖代补”、开展宣传推介等方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力争2018年创建自治区级示范联合体100家,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例超过50%。

丰富内涵,推动农村牧区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不断深化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才能激活农村牧区资源要素,吸引人才、技术、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流向乡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重大举措,给农牧民吃下了又一颗‘定心丸’,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盖志毅说,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长期稳定投入。

农牧业基础设施是农牧业生产的物质载体,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建立现代农牧业的基础。“融资渠道狭窄、可抵押资产规模较小等会制约农牧民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创新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产品,解决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德胜林地鸡养殖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张俊勇认为。

“要将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强力推进,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主体。”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团结村村民、种植大户王五厚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要造就一支懂农牧业、爱农村牧区、爱农牧民的“三农三牧”工作队伍,扎根农村牧区,切实做好“三农三牧”工作,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牧区的发展早已不单单停留在经济范畴,而是包括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盖志毅说,各地应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系副教授、包头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陈海荣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升农村牧区优秀传统文化。要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下乡,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繁荣农村牧区文化市场。”陈海荣说。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全国政协委员、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哈斯塔娜就深入到农村牧区调研,与农牧民沟通交流。“随着嘎查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今后,我们要弘扬优良传统,扎根基层一线,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把乌兰牧骑事业搞得有声有色,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哈斯塔娜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文明)

文章来源:http://www.xingandaily.cn/2018/0309/36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