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兴安在线文化旅游 “旅游+”成为脱贫增收新引擎

“旅游+”成为脱贫增收新引擎

□韩文彬

一幕情景剧《生生不息的札萨克图人》再现了蒙古民族700余年的生活长卷,更让人们记住了那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羊群、毡房的乌兰毛都苏木,那个一直让人们向往的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前旗把加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助推民族地区融合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和着眼点,将旅游业和民族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旅游+”的新路子,民族地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旅游+文化”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如何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旅游产业中发挥作用,成了科右前旗旅游开发的新命题。乌兰毛都苏木为帮助牧民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引导辖区20余名熟练掌握札萨克图传统手工刺绣手艺的牧民成立了乌仁额吉札萨克图手工刺绣合作社,并设立两间刺绣室,为牧民交流、传授刺绣技艺、制作刺绣产品提供便利。如今,经过近一年的示范带动,已有百余名牧民妇女从事札萨克图传统手工刺绣产品的制作,包括服饰、靴子、马鞍、手提包、配饰等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目前已销售订单产品100余件,销售额逾20万元,让当地牧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的愿望。

一直以来,前旗不断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在民族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上狠下功夫。依托丘陵草原得天独厚的地貌优势,结合满蒙民族习俗,重点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舞台剧“生生不息的札萨克图”,以及“札萨克图民歌业余歌手大奖赛”“乌兰毛都草原之夜旅游节”等特色品牌活动,旗内多民族和睦相处,110名民间艺人制作的800件刺绣工艺品也让民族技艺得以传承。电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大获成功,更加让乌兰毛都这片草原名声大噪,活起来的文化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这里旅游。 

“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春雨下得及时,草长羊肥,卖奶食品和工艺品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在乌兰毛都苏木勿布林嘎查经营奶制品店的牧民琪琪格高兴地对笔者说。借助草原独特资源优势,前旗将草原风情游、满蒙风俗游等旅游产品推向全国,吸引全国游客来这里住蒙古包、穿民族服、吃烤全羊、享“牧家乐”。该嘎查找到自己的模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文化、度假等休闲娱乐的特色村寨,全嘎查有70多户牧民端上了旅游的“金饭碗”,牧民在获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鼓了钱袋子。 

近年来,前旗构建“两线七点、两区三镇”旅游总框架的发展思路,把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入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中,先后举办了少数民族节日庆典、祭祀活动,培育“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产业,使之成为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特色村寨的包装、推介、宣传力度,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在推动民族乡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提升特色村寨影响力。 

“旅游+项目”强化资源整合

随着“中国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这一品牌持续火热,民族、旅游、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的倾力支持,科右前旗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和示范项目带动、精品建设等工程,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并从旅游产业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协调,将各乡镇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打造多条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线路,既能突显各地区的优势又能互补,促进前旗旅游转型升级。去年,前旗接待旅游人数173.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4亿元,其中,牧区旅游收入占到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多。

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农牧民致富带来了新希望,更转变了他们的思想,既要挥鞭放牧、下地干活,又要做买卖挣钱的风气逐渐流行,农牧民增收的渠道也越来越广,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坚定。

“旅游+项目”让一些沉睡的马鞍、勒勒车,传统手工技艺等资产资源觉醒了,牧点、民居被改造成“牧家乐”、客栈,贫困人口“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逐渐改变了,旅游成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幸福引擎”。

文章来源:http://www.xingandaily.cn/2018/0517/385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