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兴安在线新闻频道盟内新闻 突泉县“三业并举”实现产业脱贫全覆盖

突泉县“三业并举”实现产业脱贫全覆盖

本报讯(冯玉燕)初夏的突泉大地,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放眼乡镇村屯、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到处是发展生产的忙碌场景,田间地头农民忙着播种、养殖基地机器轰鸣建圈舍、厂房车间工人忙着赶工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移栽秧苗……

“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已然成为突泉大地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精准扶贫“输血”更要“造血”。为让农民增收致富,让贫困群众有盼头更有奔头,突泉县因地制宜,充分动员龙头企业和现有合作社,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三大产业”构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扶贫产业全覆盖,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真正实现致富奔小康。

农业特色引领,提质增效增收

“我把土地承包给合作社,合作社聘我在这里打工,现在一年的收入比自己种地的收入多了好多,而且旱涝保收,还能照顾家里。”突泉镇平原村村民赵久山把自家30亩土地流转给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一年承包费用6000元,合作社聘他一年的务工收入3万元,这样他一年的收入就有3.6万元。

合作经营双受益。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国艳介绍,该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主要进行甜菜规模化种植。将有耕地的农户通过以耕地入股的方式购买股份,通过分红的方式获得合作社二次分利。再有农民把土地承包给合作社,合作社吸收农民入社参加劳动使其获得工资收入。为体现合作社服务农民的本质,合作社采取以农村土地转包两倍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目前,该合作社共有1700余亩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合作社入社成员23人,带动农户200余户受益。

在突泉县,像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农户增收的企业还有很多。尚德维康、宝润红酒等为引领,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葡萄和蔬菜带动贫困户350户、701人受益,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通过订单种植杂粮杂豆带动贫困户427户、756人受益,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带动贫困户896户、1885人受益,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今年,突泉县预计发展甜菜产业5万亩,有贫困户352户、759人参与其中,预计户均年增收可实现5000元以上。

牧业发展强劲,脱贫效果明显

“光靠种地,年头不好收入几乎没有。我现在养了这些驴,一年下来能收入不少,县里有牧业贷款政策,支持农民搞养殖,正好我现在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收入还会提高。”永安镇哈拉沁村村民祁占波略带骄傲地说着他的致富秘诀。据了解,他自2014年开始搞养殖业,现在驴舍里有15头毛驴,靠着养驴,2017年他已经买了辆小汽车。

发展养殖业促增收,以基地养殖带动就业增收。突泉县以绿丰泉、安达牧业、英歌天兆、天兴奶牛、万头肉驴养殖基地等为引领,已累计购进大畜6692头(只),带动贫困户5412户、9823人受益,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通过生猪托养方式带动贫困户150户,建设村级养猪场3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通过肉羊托养、借羊生羔模式带动贫困户563户、1011人受益,人均年增收1000元。

今年,突泉县继续发展芦花鸡兜底产业,完善产业方案,最大限度避免养殖风险,让更多贫困户受益。“政府这项扶贫政策挺好呀,我和老伴儿身体都不好,岁数大了也干不了重活儿,在家养殖芦花鸡挺好。去年,政府负责免费给我们盖了两个18平方米左右的鸡舍,还免费提供鸡雏,企业保底回收,今年我还要养殖。”尝到养殖甜头的杜尔镇基红光村7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昌江高兴地说。王昌江去年养殖了两批芦花鸡,老两口赚了1万多元。

工业转型发展,带动就业脱贫

“我在‘扶贫车间’工作,做蕾丝拖鞋等饰品的生产加工,我和老伴儿把土地承包给别人种了,我在车间上班,他就在村上找些零活干,每个月我们两个人也有稳定的收入了,一个月我净挣1000元左右,凭借自己的劳动,不用出家门就能赚到钱!”今年51岁的杜尔基镇红光村村民党桂琴介绍。

2016年,党桂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2017年开始在“扶贫车间”工作,每天按时按点上下班,成为了一名上班族。车间活儿多,她每月还能多赚些工资。

突泉县杜尔基镇红光村唐人家居“扶贫车间”于2016年11月成立,是集培训全镇贫困户就业的一个平台。目前,在车间直接务工的工人有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30%。

把企业和扶贫对象牢牢“捆绑”在一起,真正实现“造血”功能,突泉县以唐人家居、步阳草编等为引领,在全县9个乡镇发展村级“扶贫车间”10个。目前,累计带动贫困户131户、231人就业,农户最多年增收8000元以上。

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企业带动贫困户“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扶贫产业奖补资金或其他生产要素通过资金入股、牲畜托养、土地托管等方式嵌入到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由企业经营管理,贫困户获得分红收益。截至目前,全县入股分红、承贷分红、土地嵌入等资产收益模式带动4845户、8722人受益。

文章来源:http://www.xingandaily.cn/2018/0614/392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