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兴安在线经济周刊产经科技 绰尔河润泽“草原绿色粮仓”

绰尔河润泽“草原绿色粮仓”

1

2

3

4

文/记者  秀秀   图/记者  毕力格

金秋稻花香,景美岁绵长。扎赉特旗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甜叶菊种植基地,蒙源、绰勒银珠、极北香稻3个品牌大米被遴选为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指定用米;畜牧业通过“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等措施调优生产布局……

农牧兴则百业兴。扎赉特旗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全盟产粮大旗,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农牧业发展喜事连连、捷报频传,“保增长、稳增收、优结构、提品质”是扎赉特旗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变美”是对农牧业发展成效的最好印证。兴安日报社“六山六水看兴安”采访组记者近日来到扎赉特旗,见证扎赉特大地农牧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风雨变迁。

智慧农业“米”实仓廪

40年前,扎赉特旗老一辈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40年间,扎赉特旗的农业不断引入新思路,引进新技术,农业生产实现奇迹般的飞跃。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农业设施,一位位创业创新经营主体,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见证了扎旗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为了让农业发展和现代化技术接轨,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7年9月创建,并于2018年12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考核评审,成为全国首批认定挂牌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产业园总产值达到7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是全旗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炎炎夏日,扎赉特旗蒙源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百刚的种地日子本该繁忙,却不料,现在过得特别轻松。无论他走到哪里,只要掏出手机看一看,便对自家田间的生产情况了如指掌。原来,王百刚有了一个田间好管家:植保机。植保机是指做农村植保的机械。随着国家对农业加大的投入补贴,现代化的植保机械正在进入农民的手中。植保机械的出现解决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的精准度。王百刚的这台植保机,通过太阳能供电,配有远程控制手机APP,具有虫害绿色防控、物联网监测、视频监控的功能,可监测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通过电脑、传感器自动控制,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运用后,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扎赉特旗首个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智能化、系统化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扎赉特旗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引擎”和“大脑”。他们依托产业园“物联网+”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农场10万亩,以大田遥感监测、农机农艺融合和智能化灌溉施肥为核心,配套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遥感监测作物调优系统、卫星整地智能装备、农机北斗自动导航、大田精准施肥喷药、气象虫情预警防控和产后精准管理等智能装备设施,实现了农作物长势监管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决策精准化、农机作业自动化,为农户提供科学高效的农技服务,为农业发展开拓了智慧的新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扎赉特旗农业由规模化、机械化向智能化、信息化的快速转变。

在王百刚看来,从靠天吃饭到智慧农业,种地的提质增效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原来的日子是,吃上大米就是好生活;现在是吃上什么牌子的大米才是好生活,我们现在是选米吃,环保+高科技,让我的米质越来越好,成为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指定用米,我骄傲。”王百刚谈及自己的大米开心地笑了。

产业调整“钱”景广阔

扎赉特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效益富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使扎赉特旗农牧业再获丰收,农牧民收入再上新台阶。

在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记者看到连片的水稻田绿得发亮。五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杜文义亲眼见证了40年的种地历程。曾经,种地单一地讲究丰产丰收,如今种地不但要丰产丰收,更要天然、环保、安全。“种了几十年的地了,深知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那时地里也没什么经济作物,大伙儿要想增加收入就得在粮食上动脑筋。各级政府从上到下大力抓粮食生产,不断引进和推广粮食增产的新技术、新品种。现在地里种什么,紧跟国家政策走。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能鼓了自己的腰包,还能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作贡献。”杜文义的一番大白话说出了扎赉特旗农民的心声。他们通过“粮改饲”“粮改糖”“米改豆”等措施,扩大甜菜、甜叶菊种植面积,发展庭院经济、中草药、青贮玉米及饲草,完成青贮饲料种植20万亩、“两糖”种植20.3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甜叶菊种植基地。

2019年,扎赉特旗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575万亩,粮食产量43.5亿斤。其中玉米350万亩、水稻90万亩(旱作水稻12万亩)、大豆50万亩、杂粮杂豆30万亩、甜叶菊10.1万亩、甜菜10.2万亩,青贮饲料20万亩。在打造草原粮仓的同时,一串串喜人的数据背后,是农民丰收的喜悦。

农业插翅腾飞,牧业锦上添花。扎旗按照“南部为工而农、北部为养而种”和“双稳双增双扩思路”,在种植业稳定粮食,提高经济作物占比的同时,扩大青贮饲料种植面积,促进粮经饲协调发展。实施西北部乡镇以繁殖为主,东南部乡镇以育肥为主的牧区、农区并重发展战略,鼓励发展奶牛,侧重发展肉牛,突出发展安格斯牛。整合畜牧业项目资金,对购买安格斯基础母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头补贴4000元、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头补贴3000元,2018、2019年新引进安格斯牛6500头,全旗安格斯牛存栏达到2万头。畜牧业通过“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等措施,帮助牧民依靠优质种畜做强养殖业。40年的时间里,每一次畜牧业经营方式的变革,都让扎赉特旗牧民尝到了甜头。

牧业如何发展?扎赉特旗的牧民找到了门路:减羊增牛。好力保镇联丰嘎查杨卫星说:“我们都认为,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发展才是畜牧业的出路。我们下决心整合资源,抱团取暖,实现生态恢复、牧户增收的双赢目标。我们村如今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多,村里的贩牛经纪人都会帮我们给牛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扎赉特旗以石头城子牲畜交易市场为中心,巴彦扎拉嘎、巴达尔胡2个肉牛养殖专业乡镇积极打造育肥牛产业,成为全旗牛产业的排头兵。“两头牛”政策的出台犹如一股东风,为牛产业转化为支柱产业注入强心剂。赵洪河是巴彦扎拉嘎乡石头城子村的养牛大户,每年靠肉牛育肥这一项收入就超过了40万元,赵洪河告诉记者:“我们这里只能种玉米,收入和稻田差了一大截。自从发展了养殖业,玉米变成牛羊口中的饲料,过腹增值,经济收入涨了好几倍。产业调整就得走以种带养的路子,我们农牧民的收入才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农畜产品“绿”字当头

扎赉特旗在发展农牧业的同时,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专业乡、专业村和庭院经济特色村。在10个特色产业专业乡的基础上,又培育了绿色水稻、甜叶菊、肉牛等43个特色产业专业村。过去粗放的传统耕作模式逐渐走远,新的耕作模式正在形成,农牧业产业正朝着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

当地农民习惯说这样一句话:“一切努力只为种植出更加优质的水稻。”的确,他们在水稻种植上,以基地创建和模式示范为引领的同时,研发和推广提质增效质量安全的新技术、新模式,先后对育种质量、引种质量、用种质量、理化质量、感观质量、安全质量、信息追溯、积温区划、种植技术、控肥控药等指标进行了全程规范。

良田沃土成就了大米的非凡品质,扎赉特旗的大米已得到消费者和专家的认可。为了让购销面对面,近距离了解双方需求,让“兴安盟大米”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他们寻求多方合作。“京蒙扶贫协作为我们搭建起了连接北京市场的绿色通道,大米名气越来越响亮,订单一个比一个大!现在我的客户里,‘国字头’企业和单位越来越多,比如中国路桥、中国烟草、杭州种业等,而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扎赉特旗魏佳米业总经理魏建明说。

扎旗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在全国“圈粉”无数。对此,魏建明感触最深:“现在我们的高品质大米符合老百姓对食品的要求。2019年我们公司在北京的销售额达到了2500万元,几年前这个数字还是0。”

从0到2500万元的突破,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不仅给魏佳米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打开了面向全国的市场,还让整个扎赉特旗的农牧业企业准确找到了自己的销售定位。

处处能赚钱,季季是农忙,一改往日闲,欢笑奔小康。这是今日扎赉特旗农村牧区的新景色。40多年来,扎赉特旗的田间牧野不断释放动力活力,新科技、新产业、新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牧区涌现,演绎着现代农牧业的精彩华章。

文章来源:http://www.xingandaily.cn/2020/0820/607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