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兴安在线影像频道图片图片 四方通衢 驰骋兴安

四方通衢 驰骋兴安

2

1

3

韩雨格

翻开兴安盟复建四十年来卷帙浩繁的史书,定会在其中看到兴安盟交通运输事业筚路蓝缕的艰辛建设。曾经,一条条坑坑洼洼、泥泞难行的羊肠小道,严重阻碍了百姓出行,放缓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如今,经过兴安交通人四十载栉风沐雨、风雨兼程的建设与发展,兴安大地四方通衢,车马欢腾驰骋兴安。一条条平坦的公路纵横南北、连接东西,宛若一条条充满活力的飘带,飘向了5.9806万平方千米的兴安大地,稳稳地托起我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稳稳载着160万兴安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希冀通向更加幸福的远方。

公路建设之四方通衢

如今,翻开兴安盟公路图可谓处处通衢,四通八达的公路连接着我盟6个旗县市的56个苏木乡镇、847个建制村,串起了城镇与乡村,铺就了通往幸福的康庄之路。而在兴安盟复建之初,我盟的交通运输面貌依旧十分落后。截至1979年,我盟各级公路里程仅有1926公里,公路路面等级低、路况和通行能力差,等级公路仅占总里程的48%;有82个乡镇、苏木不通公路,“与世隔绝”;国区干线800公里中有150公里的断头路,国道111线扎赉特旗音德尔镇至乌兰浩特市119公里路中有43公里的断头路,每逢雨季,交通被迫中断;公路抗灾能力低,晴雨通车里程仅有216公里……闭塞不通、条件艰苦的道路,阻碍了不少村庄、百姓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步伐,放缓了百姓通过勤劳双手致富的速度,也让我盟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增加缓慢。

穷则思变,兴安儿女逐渐意识到公路建设对于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性,“要想富,先修路”也成为兴安儿女的共识。兴安交通人积极承担起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光荣使命,怀揣着建设好兴安盟交通运输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开启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度。

当时全盟公路建设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和“干支并举,养修并重”原则,从1981年起,开始进行以国道111线和省区干线为主的公路建设“攻坚战”,对县乡公路采取多方集资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办法进行修建和养护,兴安大地处处燃起了火热的公路整修人民战争。穿越到当时公路整修现场,随处可见农牧民抡锹挥镐、扬沙铺路的火热景象。在修路高潮时,全盟一天就有十几万人同时上路整修,这场农牧民广泛参与、义务修整公路的浩大工程为兴安大地处处通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自1981年至2002年,全盟共投入民工建勤 8712万个工日,3486万车工日;共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15亿元,新建桥梁141座 ,涵洞 520道,新建4级以上公路3600公里。这些成就与贡献,都为我盟公路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21世纪,我盟公路建设迈上了新的发展高度,全盟上下紧抓公路建设机遇,大力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了国省干线公路“主骨架”建设,我盟公路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国道111线兴安盟段478.6公里三级公路路面改建工程和乌兰浩特至阿尔山段262公里沥青路面改建工程相继完工;自2003年至2005年短短两年间,全长334公里、贯穿5个旗县市的省际通道兴安盟段建成完工,彻底填补了我盟一级公路的空白,省级通道的贯通也为我盟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翅膀;2007年,国道111线哈根庙至白音胡硕段105公里(一级公路半幅)通车;2009年,省道203线乌兰浩特经阿力得尔至阿尔山段290公里(一级一幅)通车;2010年,石头井子至乌兰浩特段33.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改写了我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心支持下,我盟公路建设更是迈上了深化改革、提质提效、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2015年以来,国道302线乌兰浩特至阿力得尔段、国道302线阿力得尔至三岔段、霍林郭勒至阿力得尔段、国道207线乌兰浩特(后查干)至阿力得尔段、国道111线哈根庙至白音胡硕段、国道334线代钦塔拉至哈日诺尔段、省道205线音德尔至青龙山(蒙吉界)段、省道205石头城子至兴华段、国道111线乌兰浩特至扎赉特旗段、G5511乌兰浩特至新林段高速公路等重点公路项目已完工通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交通兴国”概念更是为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奋进前行的方向,兴安交通人紧抓新的发展机遇,立足长远,组织实施国省干线公路网规划、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旅游综合交通布局规划,加快推进高等级公路和农村牧区公路、旅游公路、口岸公路、边防公路建设。截至2019年底,我盟高等级公路215公里、一级公路696公里、二级公路909公里、三级公路2023公里、四级公路9521公里,纵横交错的条条公路铺就“幸福路”,织密我盟公路交通网。

在此发展过程中,那些位置偏僻、山路崎岖的农村公路建设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地在建设发展。从2003年开始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改写了很多村子不通公路的落后局面,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延伸向村庄、通向城镇,让很多农牧民生产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农牧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兴安交通运输事业坚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指示精神,坚持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旗县为载体,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在盟委、行署的领导下,我盟开展了为期5年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成绩斐然。截至2020年7月,兴安盟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0881公里,其中行政村公路覆盖率已经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也超过8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我盟已经基本完成了“两通”工程。

农村公路焕然一新,不仅改变了农村环境,也改变了农牧民的精神风貌。公路为乡村振兴带去了勃勃生机,激发了农牧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公路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如今,我盟各行各业在交通运输水平的发展带动下已经坐上了高速列车,农业、牧业、旅游业、服务业都有了质的飞跃,百姓的生活条件也因交通运输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公路运输之车马欢腾

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盟公路运输事业的繁荣。作为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地区,公路货物运输是我盟货物流通的重要渠道,占社会总运量的83%。经过兴安盟复建四十年来的不断发展,不仅公路网络纵横交错,货物运输车辆也从以畜力车为主,演变为畜力车和机动车并存,进而达到以汽车为主体的发展格局,“车型结构多样化,运力结构合理化”有效促进我盟货物运输与流通,公路与运输车辆的演变让“客行其便,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

公路运输结构的优化改善,公路运输市场的开阔,公路运输主体的丰富多元,公路运输车辆的数量繁多,公路运输为我盟货物运输、物流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送去了如沐的春风。在新世纪兴起的物流业成为连接生产与销售的纽带环节,肩负着生产与流通环节的重要使命,公路运输事业为物流业发展提质增效,方便了产业,也方便了百姓。截至2019年,全盟登记在册的货运物流企业就有560 家,这让兴安儿女指尖一动,在家里就能收到来自天南地北的货物与商品,无意中增加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农村公路缩短了我们和城里的距离,收粮的大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不再买卖难。”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王嘎查达望着开进村的货物运输车辆,欣喜地说着变化。便利的交通运输缩短了城乡距离,降低了农牧民运输成本,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的兴盛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公路建成后,沿线农牧民购买生产资料的成本下降了1%-3%,年人均收入增加100元-150元。

同时,纵横南北、连接东西的公路网,让盟委、行署提出的“两袋米两头牛,红红火火搞旅游”战略目标插上腾飞的翅膀,提升了我盟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盟内游客沿着公路,能尽情地领略草原、森林、河湖、湿地、湖泊等秀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体验我盟红色文化与绿色风光,交通为旅游带来了便利,旅游为交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推进我盟实现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强劲。

公路养护之静默奉献

我盟复建四十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公路养护事业长期的支持,汽车安全、自如地行驶在平坦安全的公路上,这背后,是公路养护工作人员在寒来暑往、风吹雨淋中的付出与坚持,有效地保障了公路行车环境的安全与舒适,便利兴安儿女出行,为驰骋兴安提供有力保障。

在兴安盟复建之初公路状况较差,低等级公路居多,例如G111线还是砂石路面,线路长、路面窄、行车条件差,遇到雨雪天气只能封路,不能行车,公路养护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为艰苦,常常是赶着马车或者开着四轮车到达作业现场,全靠一双勤劳的双手进行工作,那时候有一句形容养路工的话:“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仔细一看原来是养路段的。”尽管如此,养路工人硬是靠着“一把扫帚,一把锹,一把镐,一把镰刀”完成了各项养护任务。

进入90年代后,公路养护部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自卸汽车、压路机、养护作业车等养护作业设备逐渐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工养护的作业难度,也提升了公路养护作业的效率。

当时间的车轮驶入了新世纪,我盟高速公路和省道建设如火如荼,公路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公路养护部门向更加专业化、系统化转型,养护车辆和养护机械都得到更新,使公路养护工人可以更好地投入管理、养护公路。

现在,公路养护工人可以用专业的绿篱剪修剪景观树,用打草机清除路肩草,用扫路机清理路面垃圾,当修复路面病害时还可以用专业的特种设备,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养护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深化与发展,以前公路养护只是简单的养好路,现在是在养好公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公路服务能力,设置各类标志标牌,对公路行车起到指示、导向、安全作用;修建停车场和服务区,方便过往车辆休息;公路上设置救援电话牌,确保过往车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救援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等。

点点滴滴的变化与发展,无不在静默地诉说着我盟复建四十年来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正是这些公路养护一线工人们冒着严寒酷暑的坚守,我们美丽的兴安才能道路畅通、四方通衢。

兴安大地,四方通衢,标志着我盟复建40年来交通运输事业的沧桑巨变,兴安盟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功绩将永载史册。

文章来源:http://www.xingandaily.cn/2020/0910/614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