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兴安在线政教新闻 一张亮眼的“文化成绩单”

一张亮眼的“文化成绩单”

一张亮眼的“文化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我盟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兴安日报记者 张兆琪

伴着时而欢快的歌声,时而悠扬的曲调,演员们尽情舞动,展现风姿。近日,记者走进兴安乌兰牧骑排练厅,认真排练的演员们仿佛在向大家传递着一个信号——我盟文化事业正蓬勃发展。

大美兴安,文化发展正逢其时。“十三五”期间,我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全盟文化事业不断向前,成效显著。

艺术作品精品迭出

2016年,由科右中旗乌兰牧骑精心编排的原创蒙古剧《巴图查干情缘》参加了全区第十三届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巡演;同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参选由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主办的2016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优秀剧目,《巴图查干情缘》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让更多人了解到我盟优秀的蒙古族民俗文化。

《巴图查干情缘》不是个例。

兴安乌兰牧骑将民族歌舞剧《赞歌》和大型音乐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作为艺术精品进行重点打造。目前,民族歌舞剧《赞歌》已完成排演,正在根据评审意见和专家组的建议进行修改提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现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国家一级导演李建平组建的创作团队进行编创,计划在年底前完成首演。“这两部大剧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但我们也没有忘记乌兰牧骑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筹备之余坚持下基层演出,让文化惠及千家万户。”兴安乌兰牧骑创编室主任白伟光告诉记者。

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五年来,我盟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推动非遗、文物、古籍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截至目前,全盟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5项、自治区级项目57项、盟级项目207项、旗县市级项目330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60人、盟级512人、旗县市级756人,初步形成了国家、自治区、盟、旗县市四级名录体系,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名录保护体系。

当前,全盟共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3家国有博物馆,共馆藏文物18000余件(套)。在“一馆三址”的基础上,对兴安中学礼堂旧址、内蒙古师范学院礼堂旧址、内蒙古日报社旧址进行主体修缮和三防工程设计,对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内部进行改陈布展,对旧址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整合乌兰牧骑宫、盟图书馆(红色书屋)、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侵华日军阿尔山要塞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设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文旅融合加速发展

2020年,一部在央视黄金档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枫叶红了》让全盟人民为之振奋,也将科右中旗文化旅游推上“风口浪尖”。趁热打铁,科右中旗积极运营《枫叶红了》拍摄基地、中影影视城等新景区,组织文艺演出团体进驻景区开展文艺演出,邀请各旗县市文艺演出团体、非遗传承人、文创企业到五角枫景区开展精品文艺演出、非遗文创展示展销等活动,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

“十三五”时期,我盟挖掘各类民族民俗文化和非遗资源,研发和生产民族工艺品与旅游纪念品,发展演艺娱乐、创意设计、旅游伴手礼等文旅产业。积极开展精品演艺进景区活动和非遗文创进景区活动,截至目前,全盟举办音乐节、美食节、赛马节等各类活动38场,在景区景点融入文化娱乐互动体验活动,丰富旅游服务项目。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发挥群艺馆的作用,举办群众广泛参与的广场舞、健身操等各类活动,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回首“十三五”,我盟文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未来五年,我盟将继续夯实基层文化阵地,努力为推进新时代兴安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

文章来源:http://www.xingandaily.cn/2020/1120/63732.shtml